中美两国的对抗愈演愈烈,很多国家和民众都在猜测中美之间的博弈,是否会直接发展到热战的程度。
德媒的一篇文章对中美的状态进行了分析,并表示现在的中国和美国已不再考虑怎么避免战争的发生,中美两国现在的关注重点都在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导火索上。
那么到底什么因素最大有可能引发中美大战?一旦爆发热战,美国又能否占据较多优势呢?
德国媒体《法兰克福汇报》刊载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引用了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书中的一段话。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如何避免战争已不再是中美两国关注的重点,它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聚焦在引发战争的具体原因,以及战争可能爆发的时间。
彼时的中国对于美国的发难没有充分的准备,也不熟悉特朗普这种朝令夕改的执政风格,导致中国的政府、企业和民众都因为2016年的这场贸易战损失惨重。
拜登上台之后,在对华问题尤其是对华经济问题上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政策导向,对中国的公司进行打压。
不过在军事层面接受过冷战洗礼的拜登,主张通过构建“防护栏”的方式来避免中美真正爆发热战,最终没能成功。
这种“防护栏”成立的前提是涉及的国家主体对彼此有足够的信任,中美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而且在构筑“防护网”的过程中两国的政府和军事部门要频繁做沟通,这件事在拜登时期就有难度,在特朗普时期就更成了天方夜谭。
如果特朗普无显著的改善中美关系的意愿,那么中美关系恶化将是没办法避免的。
两国政府对此有充分的认知,在冲突只会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将注意力放在怎么样应对战争上,可能是一种更加实际且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近几年中美已经在上进行过多次交手,美国利用台湾遏制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
早在拜登任期,佩洛西窜访台湾的时间就引起了轩然,后来窜访台湾又发展成为欧美政客向其选民表达其对华强硬态度的一种方式。
这些政客们的恶劣行为,让中国不得不采取实际行动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完整。
演习的频率慢慢的升高,演习的地点距离台湾本岛也慢慢变得近,如今更是直接采取将台湾本岛完全包围的方式来进行演习。
以赖清德为首的“”分子们只能在岛上各种叫嚣,却不敢派出军队阻止。
一直在上频频发声的美日等国家,也没有就中国的军演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除了派出航母车舰和盟友在东海海域附近进行车凍之外,美方还一直在给赖清德当局释放错误信号,试图让他们相信美国会在局势发生明显的变化的时候向他们提供帮助。
美国的盟友们也有一定可能会去参加了,比如已经实质上突破和平宪法拥有了1000公里射程的远程导弹的日本。
有关于中美军事实力对比的研究有很多,就连美国军方都曾经就此进行了沙盘推演,只不过结果对美国来说不太友好。
美国重返亚太以后一直试图将中国封锁在第一岛链内,阻止中国海军进入太平洋。
中美的军事政策倾向有很大的不同,中方更加倾向于防守反击,美方更加倾向于向外扩张。
中美如果发生冲突大概率会是在第一岛链的范围内,在这里中国的优势比美国更大。
国产航母的陆续下水以及国产远程导弹实弹试验的成功,都代表着中美之间的军队军力差距正在被缩小。
反观美国一旦在第一岛链参战,其补给可能就需要日本、韩国等地的美国基地提供。
尤其是日本这个一直在伺机而动的国家,日本一直在利用自己中国邻国的身份,让美国对其进行军事松绑。
《和平宪法》已经名存实亡,成为一个军事正常化的国家才是日本一直以来的追求。
如果美国在战争中露出了颓势,日本很有可能会选择背刺美国,就像它过去在历史上做的那样。
几万美元一包的螺丝钉很多人也是早有耳闻,美国每年海量的军费并没有全部被用于武装美国的军队。
很多军费在使用的过程中跑冒滴漏,成为了“史密斯专员”以及其利益团体的个人私产。
综上所述,美国在中美战争中占优势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这可能也是当下中美对抗更集中在贸易领域的原因之一。
即便是嚣张狂妄如特朗普也不敢保证美国一定能在战争中战胜中国,否则依照现在特朗普的风格,美国的军舰应该经常在中国的周边演习。
《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认为导致冲突发生的最终的原因,是中美两国在体制上的根本性差异。
毫无疑问,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典型代表,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头羊。
冷战之后的世界秩序,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建立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贸易秩序。
发达国家能够最终靠金融、科技、知识产权享受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廉价能源和商品。
我们靠着自己的力量将一个农业国建设成了工业国,并正在攀登原本由发达国家占据的科技高峰。
旧有的秩序是不合理的,任何国家都应该有发展的权利,任何国家的民众都应该有享受更好生活的权利。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是没有兼容的余地的,美国对于中国的发展感觉到了恐惧,它认为中国想要取代它成为新一任的世界霸主。
中国已经多次对外解释,中方奉行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不想也不可能会成为第二个美国,但是美国一直在以己度人对中国进行各种封锁和打压。
这次关税战对中国而言就是一次战争的预演,所以中方的态度一直非常坚决,那就是绝不会作出任何退让。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中美已不再关心如何避免战争,而更关心考虑何时、何事爆发》大牧43077 2022-08-24